|
|
|
|
论紫砂雕塑 |
|
论紫砂雕塑
摘要:紫砂雕塑由于它艺术特点和材质的特性,在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中独树一帜。在其创作过程中,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在生活中捕捉灵感,把自己的情趣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提高自己的见识和修养,在以后的创作中不断找寻新的生命特征来感化更多的人。 在雕塑历史发展过程中,前人采用了各种制作雕塑的材料,如早期的石雕、骨雕、泥雕、金属雕塑、陶瓷雕塑等等。而紫砂雕塑既不同于一般那种标志性、纪念性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城市雕塑,也与其他的木雕、砖雕、竹雕、石雕、象牙雕等形式的雕塑存在差异,它充分利用了紫砂材质的特性,在火的孕育之下使它最终产生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形式美。它融铸了生活、美学和手工技艺等诸多内容,逐渐成为现今流通广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传统民间工艺品。 紫砂陶雕塑能成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一朵奇葩,紫砂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材质是主要原因之一。以泥片成型为基本技术手段的紫砂工艺使其作品可以运用特殊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这种特殊的紫砂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相对来说,现在很多国内外的陶艺家更欣赏和重视这种紫砂语言。还有紫砂古朴典雅,不媚不俗,光润凝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中外闻名。紫砂与其它泥塑相比,其肌理效果呈现的美感别具一格,不用另外着色就能作品的色别和层次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它能散发出很浓郁的古文化内涵,烧制后其深沉的韵味非常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念。 据记载,紫砂陶的器形分为:壶与茶具、紫砂雕塑和文房雅玩。由此可见,紫砂雕塑的起源应该与茶壶基本同步。紫砂雕塑与紫砂茶壶,除了造型形式的不同外,在其功能上,茶壶是人们的实用工艺品,而雕塑是纯粹的陈设工艺品。目前不论从经济和工艺来说都有较大发展,似有超过前者之势,敢为厚积薄发而来。 目前紫砂雕塑市场的逐步扩大,从事紫砂雕塑创作的队伍也相应扩大,对于紫砂雕塑的创作方法由于每个人的成长、阅历、经验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紫砂雕塑在形成依赖一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虽然说创作中没有理论著作,但先辈们在艺术实践中已摸索到规律,总结了许多简明易行的口诀和造型要领。如针对人物造型的“立七、坐五、盘三半”,针对强壮男子造型的“虎背熊腰”、“将军无项”和“文不显肩、武不露项”,针对女性形象的“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瓜子脸、种子脚”,还有代代相传的粉本以及衣纹的处理方法,环境安置和概括造型体积的处理手法,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尤其是不拘泥于自然真实性,不过分追求生理解剖的准确性,以意境为主的创作方式,而且根据表达意图之需要和艺术效果为目的,采取大胆取舍、适度夸张,以及重神态、情节、气韵等,颇具浪漫色彩,为雕塑艺术创作入自由境界而真正达到审美理想的需要提供了最大的活动空间。我们应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民族雕塑艺术体系的可贵之处,而紫砂传统雕塑正是吸收了这一传承思想,将雕塑传统文化推向更高一层。 而在向中国古代雕塑学习之时吸取一些西方雕塑艺术的精华,我想对当代紫砂雕塑工作者提高自身雕塑技艺是很有必要的。东方艺术的神秘理性化特点,这从中国大量的佛教造像中得到见证。无论是著名的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43尊神态各异,手中各有所奉的彩塑;还是四川大足石窟面含神秘微笑,头带风珠皇冠的日月观音,无不体现东方文化的气息和特征,表现出一种高雅含蓄之美。西方雕塑与东方文化的不同点在于以写实手法为主,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阿波罗》、《维纳斯》、《掷铁饼者》、《胜利女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临摹的典范。18、19世纪的现实主义雕塑家首推乌东、吕德和罗丹。罗丹的《思想者》、《青铜时代》、《吻》等经典之作更是达到了出神人化的艺术顶峰。每当看到一件件艺术大师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的震撼力是无穷的,产生的共鸣是挥之不去的动力。造型的完美无缺,工艺制作的精美绝伦,无不折射出艺术大师们高超的雕塑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 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善于捕捉生活中点滴之美,从自己周围的事物中获得灵感,然后通过这种悟性去创作雕塑,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生活中的东西永远是最自然地,最真实的,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这种情感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让我们的作品更具有情感,更具生命力。徐秀棠先生在创作中始终提倡情趣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失去情趣,一件精雕细刻的作品就失夫其精神而剩下难以言状的躯壳。我们制作时,要为作品的欢欣而愉悦,也为作品的悲哀而忧伤,研究一件作品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表面的一些东西。只有做到这些,雕塑本身才见高度。不难看出,情趣与意境,形式与内容,综合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文化素养与对艺术的理解。 一种艺术样式的派生有其适合生长的土壤,和一定的人文环境之外,作者的眼界、学识、修养以及创新求异、突破禁忌的冲动是必不可少的。紫砂雕塑它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其他雕塑门类所不具备的。在不久的将来,宜兴紫砂雕塑一定会用自己的材质之美与形式之美来传达各自的观念与情感,伴随壶艺文化一同繁衍成长,并且不断找寻新的生命特征来感化更多的人。因此我们要在普遍中求独特这条创作主线,让紫砂雕塑其生命体态越发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让大家越发感悟到它的文化积淀。
|
【关闭窗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