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推荐 | 紫砂工作室 | 论文阅读 | 陶刻 | 紫砂文化 | 雕塑小品 | 制壶 | 人物访谈 | 紫砂名家 | 泥绘 | 茶文化 | 视频
新作推荐 | 大师传人 | 诚信企业(五星) | 行业动态 | 工艺师 | 精品展示 | 企业信息发布 | 会员单位 | 其他工艺 | 产品防伪查询 | 联系方式
闄跺埢
陶刻艺术

 

                       陶刻艺术

             

       陶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坯上进行书画创作,再镌刻成形,使之具有一定的欣赏与把玩功效。历史上最早在陶坯上刻画符号的时间,我们可以上塑到远古的新石器时期。在位于陕西省中北部的黄龙县,一处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带有刻画符号的重唇口尖底瓶口部残片,直径九厘米,高五厘米,厚一厘米,重唇口部刻有十二个烧制前就刻好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现今很难确定,实属罕见之物。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之一,陶器作为一种直接来自于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工艺美术产品,在其表现形式方面体现出人类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强烈的美学思想。数千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紫砂壶,在民族的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无疑是凝聚了制作者的情感,并带着泥土的芬芳,展示出作者心手相应的艺术形式。而陶刻艺术(指带有明确性,使人赏心悦目的微型书画)的再现,则始于明盛于清。早年的陶刻,只是制壶者请别人在壶底镌刻上作者的姓名和字号等,并非有意识的去强化壶体装饰,而至十九世纪初期,陈鸿寿(曼生)的出现,则改变了陶刻的语言宗旨,同时也创造了紫砂陶刻的辉煌时期。

一、陶刻之书卷气

对于紫砂陶刻,文人的介入,无疑是将其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而作为一名陶刻艺术家,首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书画功底,雕刻手法,这三者我以为缺一不可。陶刻是以刀代笔,在壶坯上书写刻画的艺术,既要表现出书画的意蕴,更要再现出用刀的韵味,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真正而又完整的艺术效果。

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更易于在陶坯上刻画,故真、草、隶、篆,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皆是其表现的最佳元素。就书法而言,各种书体的书写与表现方法不同,相应在刻制的过程中,用刀也不尽相同,或披或削,或单刀或双刀,都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而不是只要把字形刻出即可。但在现实中,许多的陶刻作者,并不能真正领悟到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精髓,就形依势,刻完了事,完全违背了书法艺术的宗旨,这样的陶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件刻划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陶刻作品。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人们常常会感叹地说“写的好,书卷气特浓”。那么什么是书卷气呢?宋人黄庭坚在他的《跋周子发帖》中说:“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韵”即雅而不俗,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较深的学识修养,具备这个条件,才不致于随众附和,才不会缺少雅韵而落入俗套。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陶刻艺术家,既要有高深的学识修养,又要无尘俗之气,蓄意象于刀底,发美情于刀端,在陶刻过程中,以刀代笔,表现出真正的书法意蕴,在陶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深入“心悟”,在刀下逐渐体现出冲淡、平和、超逸、自然的用刀风格,这样的陶刻作品才能引人入胜,使其与赏用者产生共鸣。

二、陶刻之金石味

我在近几年的陶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说:“下刀猛一点,让线条边缘多残破些,金石味更浓一些。”其实不然,真正的金石味并不完全体现在这些方面,所谓的“金石味”,辞书解释有二:一是具象,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石刻上的文字,二是指坚实、贞固,除了金石本身质地特点外,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空间。青铜器及石刻上的文字,多以古朴稚拙、夸张豪放、大气磅礴为主要表现特征,其文字线条多浑厚严整、雄健圆劲、挺拔锋利。故此,说明了一点,也就是指我们创作的陶刻作品,要有浓郁的艺术品味,而这个“品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石味”。

在陶刻中如何去表现金石味,这与我们的用刀有很大的关系。单刀刻出的线条瘦硬劲挺,双刀刻出的线条圆浑厚重,冲、切刀法刻出的线条凝重迟涩,披、削刀法刻出的线条轻灵飘逸,这就要求我们陶刻艺术家,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刀法,在具体的刻制过程中还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刀法,只有这样,一件完整的陶刻作品才能生动活泼,才能与赏用者产生心灵的美感沟通,从而体现出陶刻艺术的真正魅力。当前市场上的许多陶刻制品,只是初级的刻划,一无艺术价值可言,二无具体技法含量,更谈不上“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了。

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外地一位老总买壶,因其对书画陶刻艺术不甚精通,便邀请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一同前往丁山,当卖家拿出五、六把自以为刻画不错的壶给客人挑选时,书画家看后只说了一句:“这些人在丁山名气都不小,但刻的字画实在不敢恭维,俗气。”最终导致这笔交易泡汤,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实力的买家,不仅要求制壶的工艺到位,对于壶身的刻画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陶刻工作者,不仅要强化自身的艺术修养,更要善于表现各种不同书体、画面的刻画,以期达到一个应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三、陶刻之铭文

陶刻铭文在陶刻艺术中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铭文内容的文化内涵及表现手法,直接反映了陶刻艺术家自身的文学、艺术、技法等方面的修养,一句好的铭文,可以增添紫砂壶的艺术含量,更能提升紫砂壶的文化意蕴。所以说,陶刻名文既是镌刻的表达手段,也是壶艺价值升华的有效途径。

我在陶刻过程中,往往是根据壶形及壶的名称来定陶刻的内容,这样既能表达我的创作思想,也可使表达的内容与壶身融为一体。如在刻“似瓜”壶时,我为此壶撰写并刻的铭文为“似瓜非瓜胜似瓜,一壶在手茗春芽”,刻“葫芦”壶,铭文为古代吉祥语句“眉寿”,刻“虚怀若竹”壶,铭文为“平常心”,刻“聚泉”壶,铭文为“茗浅浮琼乳”,刻“容天”壶,铭文为“追古观今”等。陶刻艺术不但要注重其形式、内容及表现手法,更要注重作者的文学、艺术修为,形式、技法只是外在的表现手段,而形神、意蕴则是其内在不可丢失的本质。

纵观当代的陶刻紫砂壶,其铭文大多数仅为一首古诗或一句古诗词,或吉祥语句,更不论壶之本质,只要你付了银子,刻完了事。曾见一“倒把西施”壶上刻一老者醉酒图,铭文为“醉翁之意”,其图文与壶形、壶名相去甚远;更有甚者在“美人肩”壶上刻一长须老者倚松而坐,且举杯邀酒,凡此种种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陶刻作者缺少应有的艺术修为,想当然自以为是,全然不顾陶刻艺术之宗旨,总以为刻成便了事,这一错误的观点,既误解了陶刻艺术真正存在的价值,也阻碍了陶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就当前的陶刻状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块,一是拥有高级职称的陶刻工艺师,二是当地职称较低或没有职称的陶刻作者,三是外来飘宜一族的书画篆刻家。仅此三者而言,前两者一般都有相应的师承关系,然其文学、艺术的修养则不可同日而语,有的水准相对较好(这类作者所占比例较少),有的则根本就不懂书画,更有甚者胸无点墨,依样葫芦,所有的只是相对较为熟练的刻字技巧罢了,因此层层相袭,一团和气,这样的陶刻作品不俗才怪。而漂宜一族的书画篆刻家的介入,应该是件好事,他们在书画方面的艺术修养及雕刻方面丰富的刀法,虽也有长有短,但必竟都具有一定的功力,对刻陶艺术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作作品确实也不能与那些臃俗的所谓“作品”同日而语。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买家已开始关注这批具有一定潜力的漂宜一族了。

陶刻艺术,是以刀代笔的表现艺术,既要有书法的笔墨韵味,又要有刀凿斧痕的金石气息,总之,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笔法、刀法、章法只是外在的表达手段,而精雅、气息、神韵才是其艺术之本质,也是艺术表现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把做工精良的紫砂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闲瑕之时,沏上香茗,品茗赏壶,一切的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惬意之情溢然心头,这才是陶刻艺术家慰以心籍的最终宗旨。

关闭窗口
艺师查询
您的姓名:
艺师级别:
新作推荐
·郑裕阳 《静观罗汉》
·罗燕妮《洋桶》
·吕伟《汉方》
·王潇笠《和合二仙》
·佘燕敏《六六大顺》(全手工)
·范泽君《汉方》(全手工)
·徐小平《水木清华》(全手工)
·华建《方钟》
·李寒勇《禅钟》
·王耕兰《竹钮》
其他工艺
·什么决定紫砂壶价格
·宜兴紫砂壶花货艺术的演变
·摹古在宜兴紫砂壶上的价值
·紫砂壶的审美哲学:骨与肉
·紫砂壶竹节形的发展与演变
·紫砂壶现代工艺的新形器
·纯正紫砂壶与化工壶的区别
·紫砂壶泥料造假的几种表现方(形)式
·宜兴紫砂壶的泥质与泥色特点简述
·紫砂壶的五大独特之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国紫砂专业人才杂志 | 项目合作 | 联合会领导 | 理事单位 | 广告投放 | 免责声明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紫砂专业人才库、紫砂工艺美术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三旗建材城西路28号

    工信部备案(冀ICP备200139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