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砌墙的石碑是宜兴金沙寺遗址重要物证
被岁月湮灭了的宜兴金沙寺,事关闻名世界的紫砂壶由来大问题,也是近年来紫砂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记者日前陪同吴越古茶事探研者、著名茶人吴震先生,在宜兴湖镇西街的一户农家院落里,发现了明代金沙寺残碑一块,此残碑对于研究和发掘阳羡历史文化,探求紫砂工艺的早期样式、紫砂壶形制及材质特点等,均有重要作用。
珍贵残碑“现身”农家院
拥有这块残碑的是当地农民马牛大,马家所在的自然村与金沙寺遗址毗邻。据曾经当过生产队长的马牛大自述,这块残碑是他当初花了5角钱收购来的,因为残碑表面相对平整,有棱有角,马家曾将其砌在房屋墙体里。后来,马家人听信左邻右舍信仰佛教人的劝说,将其从墙体取出,在自家灶披间的平台屋顶,挨着堂屋墙壁砌了简易门楣,将残碑“供”了起来。时至今日,这块残碑在马家已有许多年了。记者在马牛大老人引领下,登上屋顶平台查看残碑。据目测,此残碑高约80厘米,宽约70厘米,碑额已断损,碑身的下半段亦不知去向。好在碑名尚存,题为《重修双溪公祠堂记》,所有残余碑文均以工楷镌刻,书法铁画银钩,清健挺秀。其中,隐约可见碑文“才人性耽山水,每遇峰岭奇秀,水木明瑟,辄流连啸咏。或……流,往往即其。地为祠宇,而尸祝之,历千载不替。前明杭中……尝读书湖之金沙寺,为宋熙宁初敕建。岳忠武曾驻……银杏古迹尚存,明嘉靖间,寺中落。双溪公既贵眷念旧游……区先后从唐荆川、万履庵两先生往游,复多捐给。时金湖……此祠且将与东坡书院并重于……”
马牛大的老伴告诉记者,大约在10多年前,就有人打听到这块碑的下落,登门索取,出价3000元,遭到马家人拒绝。马牛大表示,如果宜兴恢复建设金沙寺,他将无偿捐献这块残碑。私人出再多的钱,他们也不会出让这块碑。
金沙寺文华璀璨
据《宜兴县志》记载:“金沙寺原为唐代宰相陆希声的读书山房,后改为禅院。北宋熙宁三年(1070),神宗赐额“寿圣金沙”,隆兴初,改为“广福金沙”。建炎四年(1130),抗金名将岳飞驻军宜兴时,曾礼佛并小憩于金沙寺,还题词于壁间。明嘉靖年间,寺中落,邑人杭中丞(即“残碑”中提及的双溪公)复多捐给。乃至清顺治间,双溪五世孙杭昌龄还对金沙寺进行过修葺。后续虽有增建,且庙宇一度多达上千间,规模浩大,但终毁于兵燹战火。”如今,金沙寺遗址已成为一片农田,金沙寺最后的两位僧人的坟茔尚在遗址之上,翠柏青青,墓碑犹存。
据阳羡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宜兴档案局副局长宗伟方介绍,大约在明正德年间,平日里常与制作陶缸瓮工匠相处的金沙寺僧,转益多师,无意中成为紫砂茶壶的创始之祖。其后,随吴颐山(名仕,字克学,宜兴人)侍读于金沙寺的青衣小童供春,在给役之暇,竟也窃得老僧心匠,以洗手池里澄积的细泥,从寺中银杏老树的瘿瘤获取灵感,制成传世名作“树瘿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并被后世的紫砂艺人奉为紫砂陶艺鼻祖。
1976年,宜兴蠡墅羊角山古窑址紫砂残器的出土,也进一步将紫砂器的起源推至北宋,并提供了实物明证。但可以认定的是,随着明代散饮茶俗的兴起,以金沙僧、供春为发端的明初陶艺,为后世紫砂陶制作由手工业制品向工艺美术品转型奠定了基础。
湮灭的紫砂文化金粉之地
在陶都宜兴,前墅龙窑、蜀山古南街及黄龙山矿业遗址等,都被各地紫砂文化爱好者奉为紫砂文化金粉之地。事实上,宜兴金沙寺遗址更应当列入其中。尽管当地目前尚无恢复金沙寺的计划,但近年来各地壶迷壶友前往金沙寺遗址“朝圣”大有人在。据知情人介绍,杭州紫砂壶收藏家李长平、著名茶人寇丹及来自天津、西安、北京等地的紫砂文化爱好者都曾前往金沙寺遗址探访。
据吴震先生研究,在唐代,江苏宜兴山区与浙江长兴顾渚、尚儒村等地是著名的阳羡贡茶产地。有意思的是,和长兴顾渚山的名泉金沙贡泉一样,无独有偶,在金沙寺也有一口“金沙泉”,这口泉又名玉女泉,源头在张公洞附近的玉女潭,为罨画溪源流之一。吴震初步考证之后表示,此次发现的金沙寺竖书残碑文字计211行,残存字数为406个,其中有7个字难识或不可辨。落款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武英殿提调壬子山东大主考公……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读学士邑后学吴廷选撰”(附二字残方印:吴廷),立碑时间为“嘉庆六年岁在辛酉八月之望”,即公元1801年。事实上,如今被广为引用和传播的明代江阴人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也对此有详细论述:“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何小兵)